专家视角:驾驭复杂的生物药生产

2025 年 2 月 12 日(阅读本文需要 15 分钟)

 

作者:
赛默飞格罗宁根工厂总经理兼厂长 Otto Jurrius

类别 | 大分子药物

从生物药临床前开发到临床生产的过程,其复杂程度不亚于生物药本身。对于生物技术企业而言,能否理解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,决定了药品能否按时成功交付。赛默飞荷兰格罗宁根生物药生产厂总经理 Otto Jurrius 就影响这一复杂领域的挑战与创新发表了专业见解。

赛默飞利用在细胞株开发、工艺优化以及商业化规模生产方面的丰富专业知识,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一套综合框架。Otto 重点介绍了赛默飞如何通过周密的准备、战略性决策和积极创新,助力生物技术企业在这个不断变化的领域中游刃有余。

从临床前开发到临床生产,生物药会经历怎样一个过程?

首先是药物发现,在此阶段,研发人员确定治疗靶点,设计与其相互作用的生物分子,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开展临床前试验,评估生物分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从而筛选出有前景的候选药物。此时,工作重点转向工艺开发,通过筛选合适的细胞株并优化上游(细胞培养)和下游(纯化)工艺,提高生产的可放大性和一致性。

当生物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时,生产工艺必须符合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MP)标准。为确保合规,需要在严格的质控措施下生产临床级物料。然后通过成功的临床试验为放大至商业化生产铺平道路,同时保持最高的质量标准和合规性。

从临床前开发过渡至临床生产的过程中,面临哪些主要挑战?

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放大,是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。早期决策(例如筛选兼顾生产率、稳定性和可放大性的细胞株)尤为关键。在早期阶段投入资源进行工艺优化(包括改进培养条件、培养基配方和纯化技术)可以显著降低后期开发中的成本和延误风险。

另一个挑战是从一开始就符合监管要求。详细的文档记录、可靠的质控以及前瞻性风险管理,对于避免延误至关重要。应对污染或供应链中断等风险,是确保在各开发阶段之间顺利过渡的关键所在。

创新和新兴趋势如何影响生物药生产?

一次性技术(如一次性生物反应器)通过降低交叉污染风险、减少清洁成本以及提高生产灵活性,彻底改变了生物药生产。这类技术虽然最初应用于小规模临床生产,但如今已能够支持规模高达5,000 升的商业化生产。

连续生产是另一项有望提升效率、产品质量和可放大性的新兴趋势。尽管连续生产在生物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,但它标志着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。这些创新与对工艺一致性和效率的注重相结合,将帮助生产商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。

对于刚开始从事生物药开发的团队,您有什么建议?

团队应优先考虑在工艺优化上进行早期投入,谨慎筛选细胞株,并确保符合监管要求,以免产生延误和意外成本。对于生物药开发过程中的复杂挑战,跨学科团队之间的协作以及前瞻性风险管理同样至关重要。通过尽早克服挑战并持续关注质量和效率,生物技术企业能够加速开发进程,更高效地交付救命药品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赛默飞如何支持生物药开发和生产,请访问 生物药能力页面.